全国表彰!这位南海妈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总书记接见!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会上,68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54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佛山市南海区西樵中心小学科研主任、特殊教育教师陈燕梅,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一起来看陈燕梅的感人故事↓↓
17年来,面对不幸,她没有感叹命运的不公,而是用无私母爱把先天失明的双胞胎女儿抚养成才。
9年来,她将家庭之爱延伸为社会大爱,兢兢业业投身特殊教育事业,为佛山普教融合之路探索作出卓越贡献。
她就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中心小学科研主任、特殊教育教师陈燕梅,被誉为为折翼的特殊儿童修补翅膀的“天使妈妈”。
噩耗来袭坚强起身
“就算为了老人家我们也要挺过去!”
不畏艰难用爱哺育
“她们有权利像普通孩子一样生活!”
“我一直觉得她们有这样的权利,跟普通孩子有同样的生活。”陈燕梅说。她认为,普通人群体里很多是她们学习的榜样,也只有多跟普通人融合在一起,她们才知道怎么跟普通人相处,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因此从双胞胎女儿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陈燕梅用爱哺育先天失明双胞胎女儿成长,并不因为女儿们的特殊而娇惯他们,而是鼓励她们自己动手;也不会害怕异样的目光,不带她们去感受外面的世界。
两个孩子跟普通孩子一样,到了该学什么的时候就学。但因双目失明,学习起来肯定要相对慢一些。陈燕梅耐心地一遍遍讲解,带她们摸索、体验,不厌其烦。她还在家里优化家具摆放,鼓励姐妹俩学会借助摸家具找位置。
两个孩子像一颗穿破岩石的种子,开始以喜人之姿萌芽、生长。到她们快3岁时,已经能自己上厕所、洗手、吃饭、午睡,比很多同龄普通孩子还强。
2007年,陈燕梅找到一所普通幼儿园,说明孩子的情况,并提出自己做好了陪读的准备等计划,很幸运的是园长答应让她试试。结果女儿们非常适应幼儿园生活,陈燕梅只是陪了一个上午,就被老师“劝退”了。
如今在生活上,姐妹俩已经完全可以像正常人那样洗衣、做饭、搞卫生。每逢暑假,陈燕梅和丈夫都会带上孩子们外出旅游,即便到了陌生的酒店房间,给她们讲解一下物品摆放位置,她们也可以很快地自如生活。
姐妹俩深深地爱着妈妈,陈燕梅记得,有一次自己工作较晚,当她打开家门时,已看到双胞胎女儿做好饭菜,摆放好碗筷,双双坐在餐桌旁安静地等着她回来吃饭。
那一刻,陈燕梅热泪盈眶。
正面鼓励传递快乐
“我相信我的女儿只要努力一定行!”
受陈燕梅教育理念的影响,姐妹俩也养成了自信、开朗的性格,磨练了一股子“我自己能行,你不让我做,我偏要做点样子”的韧性。在她的悉心培养下,姐妹二人获得了广东省器乐大赛古筝演奏一等奖、广东省诗歌散文朗诵一等奖。2016年,姐妹俩参加了郎朗音乐会琴童选拔赛并成功晋级,得到了著名钢琴家郎朗奖励的一架钢琴。她们的故事也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让陈燕梅夫妇欣慰的是,她们不但心怀学业的梦想,还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待人真诚,懂得感恩、乐于助人、勤劳节俭。饭后会抢着洗碗,天气变化时会打电话提醒长辈添衣,碰上邻居总能聊几句,一次还主动提出要参与爱心捐款。
义无反顾投身特教
“再苦再累,看到他们的进步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在照顾和培养女儿的经历中,陈燕梅总结出自己有关特殊教育的经验。2012年9月,她毅然从西樵镇中心小学普通班的语文老师转任学校特殊教育岗位。
当时学校特教班只有1个班5名学生,没有专业老师,也没有特别专业的课程。很多学生家长对孩子也没有学业要求,更多的把特教班当作“托儿所”一样。
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领域,陈燕梅再度拾起课本,跑到广州、上海、重庆、江苏等融合教育实践的先进地区学习。认识了同行,她就跟人家约课,自己开车带着特教班老师到附近学校观摩。慢慢地在理论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由于陈燕梅的不懈地努力,西樵中心小学特教班目前发展到2个班22名学生。他们中有罹患孤独症、智力障碍等各种疾病的特殊儿童,从7~17岁不等。
学生小亮(化名)在2016年来到学校特教班就读,当时他因为多动、暴力、智力低下等问题,一度引发家长和原来学校之间矛盾,造成了比较恶劣的影响。到了特教班之后行为也比较失控,踩烂沙发、打烂同学眼镜等事件时有发生。
陈燕梅从每天早上将自己的早餐分给他一半入手,拉近心理距离,又通过耐心谈心和正向激励,让小亮发现了自己动手能力的长处,主动承担打扫庭院的任务。每每见到小亮的父母,陈燕梅都会当面表扬小亮的进步,沐浴在阳光中的小亮开始向好的方向成长。2019年教师节,小亮把一幅画有一棵大树和树下几朵七彩小花的画送给陈燕梅。“大树是陈老师,小花是我们。”小亮断断续续地说。
陈燕梅惊讶之余,感动地留下了眼泪。
“再苦再累,看到他们的进步就觉得一切都值得。”陈燕梅说。
大胆创新普特共融
“不抛弃不放弃,每个特殊孩子都是我的孩子”
从最初的“拿来主义”到现在,陈燕梅带领西樵中心小学不断走出了自己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路子。
在主管特教工作的9年来,西樵镇中心小学普特共融团队有效开展特教班学生与普通班级学生的融合活动,例如通过简单的音乐游戏、升旗、做早操、打扫卫生等活动,构建特殊孩子的自信心与普通孩子的爱心。
陈燕梅重视教学科研,积极做好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常规管理与指导工作,自己也主动承担区级以上的多项规划课题,带出了一支特教专业攻坚团队。
近年来,陈燕梅越深入深入特殊教育,越发现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她在教学和调研中发现,一些家长还是采取错误的教育方式,不愿意带特殊孩子走出家门,更误认为“他们不能够做些什么”。
这也导致仍有不少身患疾障的学龄儿童失学在家,长期与外界脱节。一些孩子尽管在学校上学,也没有得到学校和家庭的正确教育。这些特殊的儿童,就象折断翅膀的天使一样,生活在阳光温暖不到的地方。
为了改变这种现实困境,2018年陈燕梅组建“普特共融小组”,发动学校老师、厂企热心人士共同关注特殊儿童,扩大特教力量,从1名教师的特殊班发展为百人关爱特殊儿童的团队。通过每月开展不同形式活动,鼓励家长带着孩子走出家门,多接触社会发展动态,多了解特殊孩子未来就业发展方向。
特教班里的小雨(化名)就是陈燕梅从市场上“捡来的孩子”。15岁之前,她没有读过书,每天游荡在家人经营的菜档口。陈燕梅偶然发现后,主动找到小雨的爸爸,可是等到开学了还没见到人,陈燕梅又带着学校老师二次找上门。2019年,小雨爸爸参加了“普特共融小组”开展的探访工厂活动,看到一名智力低下的特殊工人熟练操纵车床,听到企业老板讲述疫情时候靠该工人把整个工厂车间运作下去,心态发生了大转变,后悔没有教育好女儿,开始积极配合学校工作。
现在除了特教班学生,陈燕梅还负责为全镇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10多名特殊儿童进行教学教育指导工作。时常有家长慕名而来,近年来,陈燕梅平均每年约见20多个特殊儿童进行综合评估,指引家长解决孩子的康复与读书的问题。
“不抛弃不放弃,因为她们都是我的孩子。”在陈燕梅的心中,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她把特殊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用情修补折翼的翅膀,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重振信心展翅翱翔,点亮不幸家庭的希望之光。
往期精彩回顾
2021-11-05
2021-11-05
2021-11-05
2021-11-05
2021-11-05
南海发布微信编辑部
来源:佛山日报、南海区文明办
回复关键词获取便民服务 公积金|招生|佛山西站 身份证|居住证|港澳通 护照|驾驶证|违章查询 行政服务预约|公租房|社保查询
点“在看”告诉更多人↓↓↓20211106